重上桂子山,再谢恩师情
外国语学院1978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纪实
金秋十月,桂花飘香。2012年10月4日上午,我校外国语学院1978级校友“重上桂子山,再谢恩师情”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活动在外国语学院五楼会议室隆重举行。来自海内外各行各业的60多位同学返回了母校。校党委副书记谢守成、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书记李云、学校校友办副主任周彦、公外系主任张隆胜、原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维友、副院长陈佑林,原外语系副主任刘采藻以及10多位英语、俄语专业的78级任课老师,应邀出席了谢师会。
会议开始前,伴随着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”的乐曲,同学们通过视频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自己30年前在校学习生活的老照片和30年后的近照。
谢师会由7806班罗莹颉同学主持。她诙谐、幽默、激情洋溢的话语赢得了阵阵掌声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校党委副书记谢守成先生首先致辞,他对校友们回母校相聚表示热烈欢迎,并介绍了学校的改革发展、办学规模以及学术成就。同学们无不为母校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随后,7804班的王度同学代表全年级校友发表感言。他谈起第一次“跨入校门的兴奋、激动,与老师、同学初次见面的欢欣、喜悦”,使同学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金秋十月。他深情地回忆起每日清晨飘荡在桂子山上的乐曲“西湖的早晨”,伴随着乐曲同学们起床,而后晨练、晨读,走进教室,聆听老师们的教诲。每周六的露天电影,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,悠扬的“青年圆舞曲”,使同学们感到四年的大学生活历历在目。他说:“我们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。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,一支粉笔,两袖清风,把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。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,业务精湛,工作投入,诲人不倦,上完课后,还常常留在教室解疑答难。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,我们的学业日益精进,知识框架逐步形成,为日后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‘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’我们感谢老师,他们像春蚕吐尽万缕丝,奉献无尽爱;我们赞美老师,他们像蜡烛燃烧自己,照亮别人。我们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培养,我们永远感怀母校的恩德。老师良好的师德、师风,已成为我们行世之风范、治学之楷模。”这一席肺腑之言表达了全体同学的心声。
接着,俄语专业吴秀琴老师动情地朗诵了毛翰的诗“老有老的骄傲”,并把这首诗打印送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;英语专业徐思贞老师充满师生情谊的发言,使同学们仿佛又听到了大学时她为同学们录制的课文录音。
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深深谢意,同学们纷纷登台,向所有在场的领导和老师献上鲜花和纪念品,并与老师们深情地拥抱。
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书记李云先生向校友们介绍了外院的发展情况。随后,阮志坚同学和洪鸾同学代表78级全体校友向外院赠送了“难忘师恩”纪念匾。
会后,师生们在外国语学院门前合影留念,将这历史的瞬间永远定格在大家的美好记忆里。
此次返校活动在师生们的欢笑声中、干杯声中、祝福声中圆满结束。
外国语学院1978级校友会供稿
2012年10月

上一篇: 聚母校,念恩师,叙友情,畅未来
下一篇: 华中师大生物系88级校友聚首桂子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