恽希仲:在龙华烈士陵园与父亲相伴
前言:2012年8月28日,校中共党史专家李良明教授和发展办(校友办)负责人,代表学校马敏书记、杨宗凯校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、我校杰出前辈校友恽代英之子恽希仲同志的葬礼,向恽希仲同志的家人带去了母校的问候和祝福。
2012年8月28日,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、我校杰出前辈校友恽代英之子恽希仲同志不幸在上海华山医院病逝,享年84岁。噩耗传来,我万分悲痛。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的面前。
恽代英1931年4月29日英勇牺牲时,恽希仲2岁。为躲避国民党的迫害,母亲沈葆英将他寄养在叔叔恽子强(代贤)家中。皖南事变后,恽希仲随叔叔奔赴苏北新四军参加革命。在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,1943年8月,14岁的恽希仲历经千难万险,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线,徒步长途跋涉到达延安,与母亲团聚。这时,他已经认不出母亲了。当天,周恩来派警卫员,牵了两匹马接恽希仲母子到杨家岭,留小希仲在他身边住了一宿,并向他讲恽代英的故事。恽希仲从周恩来伯伯的口中,第一次了解到父亲的一些情况,从此暗下决心,要做一名像父亲那样的人。1946年8月,恽希仲同志在晋察冀工业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49年9月至1951年6月,赴北京华北工学院俄文专修班学习。1951年7月至1953年4月先后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、南昌320厂和北京航空局担任翻译工作。
1953年5月至1959年2月,恽希仲赴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,学成归国后,一直奋战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,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严于律己、理想坚定、业务精湛、淡泊名利,几十年如一日,始终保持革命本色,继承恽代英的遗志,自强不息,艰苦朴素,勤奋工作,一贯低调,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。他是党重点保护的47位著名英烈子弟之一,国家拨有专款,但他一生从未向任何人讲过这件事,享有这个待遇,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。直到他逝世后,单位组织与同事才知情,无不惊叹与感动。他曾多次对我说:“与父亲相比,我对国家的贡献太小,我不会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,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,为父亲争光,为国家多作贡献。”并且他还一直用革命的家风教育自己的女儿。在女儿们的心中,他是一个平凡的人,又是一名坚定的战士;是慈祥的父亲,又是言传身教的老师;是航天科技专家,又是革命思想的传播者。
恽希仲同志曾于1985年8月和2006年4月两次莅临我校,参加“纪念恽代英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和“纪念恽代英牺牲75周年暨《恽代英年谱》出版座谈会”,向我校师生宣讲恽代英革命精神,对我校全体师生学习恽代英精神,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。
恽希仲同志7月16日入院当天,我正在上海参加学术研讨会,第二天赶到医院看望他老人家。女儿恽清告诉我:“医生说他生命力很顽强,生命体征正常,已闯过了危险关”。我听了很欣慰,当即表示,返校后,一定加紧工作,将恽代英遗著收集、整理与研究的前期成果《恽代英青年箴言》和《恽代英政治思想研究》等著作、论文送希仲老雅正。恽清听了很高兴。她说:“待父亲醒来后一定转告他”。但没有想到,8月28日早晨6点20分,恽希仲同志病情突然恶化,抢救无效,永远离开了我们和他的家人。
中共中央组织部批示,恽希仲同志的后事一定要办好。9月3日下午3时,恽希仲同志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馆隆重举行。中共中央组织部、国家发改委、中国航天局、上海市委组织部以及李源潮等领导人和毛泽东、周恩来、任弼时、董必武、林伯渠、陈毅、徐向前、谭震林、罗瑞卿、陈庚、郭沫若等20多位开国领袖和元勋的子女(侄子女)送了花圈。我和周彦受学校的委托,专程赴上海送希仲老,并以华中师范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名义敬献了花圈。
恽希仲同志生前只有一个愿望,他从小很少陪伴父亲,对父亲的印象不深,希望去世后,能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与父亲相伴。
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,恽希仲同志的遗愿得已实现。他的骨灰将安葬在父亲的身边。
祝愿恽代英、恽希仲父子在龙华相聚,在天堂快乐。再也不分开。
从左至右,左四为恽希仲同志,左二位恽希仲同志夫人刘树芬同志

上一篇: 5803班班主席 欧阳显闿
下一篇: 喜见桂苑光辉璀璨 情系昙华风雅源流